陈鑫:太极拳五层功夫论
发布时间:2025-07-07
来源:爱武 浏览次数:340

作者简介:陈鑫,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,清末岁贡生,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。1927年,陈鑫完成了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的初稿。1933年,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终于在开封开明书局出版。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详细阐述了陈氏太极拳的理法,结合易理和经络学说,阐明了太极拳的核心作用。该书图文并茂,理法体用兼备,被誉为太极拳的经典之作。
陈鑫先生在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一书【太极拳势第一势金刚捣碓】之“总论”中提出太极拳五层功夫论观点,并用歌诀总结如下:
纯阴无阳是软手,纯阳无阴是硬手。一阴九阳根头棍,二阴八阳是散手。三阴七阳犹觉硬,四阴六阳显好手。唯有五阴并五阳,阴阳不偏称妙手。妙手一运一太极,空空迹化归乌有。
现在把每一层功夫在练习过程中达到的标准和技术方面的表现,做个简要介绍。
软手阶段,是初学太极拳时的情景,“纯阴无阳是软手”,意思是指,这时的习练者软弱无力,没有劲,没抵抗力,搭手即跌。
硬手阶段,也还没有达到功夫层次。歌诀“纯阳无阴是硬手”,意思是指,这个阶段的习练者浑身拙力,僵直,不柔和,无变化,强为支架,极易被借力发放。
第一层功夫叫“跟头棍”,其歌诀:“一阴九阳跟头棍”,意思是,这是进入功夫第一层时的状况,其气初现,刚多柔少,推手时变化极少,脚下无根,东倒西歪栽跟头。
第二层功夫叫散手,其歌诀“二阴八阳是散手”,意思是,这个阶段习练者的功夫,二阴显现,仍刚多柔少,推手时四手不分.腿上也不分虚实,手法散乱无章法,可应付单一劲力的进攻,对方劲力有变化便不知所措。
第三层功夫歌诀是“三阴七阳犹觉硬”:随着一阴增长,搭手可以柔克刚。可破二阴八阳手。只是巧中带硬,发人时拖泥带水,不干脆。
第四层功夫叫“好手”,歌诀是“四阴六阳类好手”,意思是推手中能引劲落空,借力打人,有十足的把握将人打倒,但没有分寸,易伤害对方。
第五层功夫叫“妙手”,其歌诀云“唯有五阴并五阳,阴阳不偏称妙手”。功夫达到这个层次,此时阴阳各半,刚柔相济,技击中挨着何处即以何处引而击之,我也不知,玄而又玄。
如何玄妙?有歌诀为证:“妙手一运一太极,太极一运化乌有”。此时,已将太极拳练至四肢百骸,要有即有,要无即无。一动绵中藏针,刚柔相济;一静回归无极之象,一片空灵。
通过太极拳五层功夫论之解释,可以看出太极功夫的修炼过程遵循了无中生有,一气初始,由小到大,由不平衡到平衡,圆融饱满,最终回归于无极的自然法则,正如陈鑫所言:“天地万物皆自无而生。自有以后事物不可枚举,即如打拳一艺,起初原无是术,既有之,正不妨即其有以造至无心成化不着形迹,则有者仍归于无矣。”所以太极功夫在内不在外,其层次只能通过交手的感觉来界定,并不是以学练套路的数量与演练套路的效果来界定的。
从学习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开始,一直到成功,共分五层功夫。每层功夫标志着练拳者功夫水平的高低。第五层功夫“妙手”,太极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练习太极拳,必须循序渐进,一层一层,由浅入深。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,结果是欲速则不达。初学者如果不按要求练习,不仅不能正常练习,反而会受到束缚,或者是顾此失彼,越来越糊涂。
太极拳修炼者达到较高境界时,无意中会发现一些不可思议的惊人技艺,不仅仅是防身御敌的拳脚功夫。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应是修炼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,即道心。如陈鑫所言:人以身心为主,而宰乎肉心者,谓之道心,即“无为”之心。一个修炼者如果抱着争强斗狠的心态去修炼太极功夫,最终难达上乘之选,即使有愈达到上乘的念头去修炼,最终也达不到这种境界,因为太极遵循的是自然的法则,无为的大道。正如陈鑫所说:太极拳“纯任自然,不可有丝毫强为也”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
截止到:2025-07-10 16:13
已入驻名师:68人
已入驻传承人:136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