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林拳就是教人打架?别被武侠骗了!
发布时间:2025-07-19 来源:都市正心堂 浏览次数:251
说起少林拳,你会想到什么?
一拳打飞恶人?一个打十个?金庸小说里的少林高僧、电影里以一敌百的武林高手……仿佛练少林拳,就是为了打架、打人、打赢。
但真的是这样吗?

01
拳,是为“自守”
从金庸、古龙的小说到成龙、李连杰的电影,少林寺成了“会武之人”的代名词。只要出家就能武功盖世,只要练拳就能无敌天下。
但现实中的少林寺,是佛门圣地。拳脚功夫,只是修行的一部分。真正的少林拳,不是让你变成“打架王”,而是教你如何修身养性、强身健体、克己守道。
拳术的第一步,不是手有多快、腿有多高,而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、起心动念,压住那种“非要赢、非要打”的冲动。
一个真正练得久、练得深的人,往往拳没有更快,但气息沉稳、目光柔和,因为他真正明白:出拳不是本事,能不出拳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“不动手,是最高的出手。”这不是退缩,而是克制,是觉知力和定力的体现。

02
习拳,是为了对抗内在的冲动
一位武僧曾说:“打拳其实是在打那些你看不见的敌人,比如贪、嗔、痴;比如懒惰、焦躁、嫉妒、欲望。”
少林拳之所以被称为“功夫”,重点不在“打”,而在“修”。
练拳并不只是把动作练熟,而是在一招一式中,慢慢看清自己的性格、习惯、缺点。
譬如站桩,看似简单,但真正站了十分钟,开始身体疼、腿抖、内心浮躁,这时你就会知道,那些最难战胜的,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内心的念头。
所以一个练拳多年的人,哪怕看起来文文静静、不动声色,其实早已赢过了无数次与自己的对抗。

03
不动手,因为内心足够强大
我们常说“以武止戈”,但真的能做到的,并不多。
曾经有一位习武少年,在寺外遇到无理挑衅,对方甚至动了手。他冷静躲开,没有反击。
有人问他:“你明明能打,为什么不还手?”
他笑着回答:“我能打得过他,但我不想打输我自己。”
其实,“不打人”不是因为不敢打,而是因为内心强大到可以选择不打。

当一个人内在足够稳定、有觉知、有自控力时,他就不会为了证明什么而冲动,更不会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动手伤人。
真正的武者,不靠拳头说话,而靠定力做事。
04
少林拳,是一种“止”的智慧
这个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,很多人练拳、健身、跑步,想要变强。
而少林拳想传达的“强”,则是另一种:面对外界时,不乱动;面对情绪时,不乱说;面对冲突时,不急于出手。
少林拳让我们更能“止”。止住怒火、止住冲动、止住那颗浮动的心。
出手,是本能;不出手,是智慧。
真正的强者,是能握紧拳头,同时也能松开拳头。
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联系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

联系信箱:603516977@qq.com

总部: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